地下綜合管廊將電力、通信,燃氣、供熱、給排水等各種工程管線集于一體,設有專門的檢修口、吊裝口和監測系統,實施統一規劃、統一設計。然而由于地質原因、溫度變化原因,管廊沉降縫漏水問題頻繁發生,如何科學的進行管廊堵漏已成為一大難題。
金湯公司根據以往施工經驗,為大家總結出一套管廊沉降縫堵漏施工方案,可有效解決漏水問題。
一、 管廊沉降縫漏水原因
1、結構沉降或變形不均勻導致內外止水帶被撕裂,以及搭接頭焊接不牢固、施工時遭破壞穿洞、地表的水壓力太大超出設計止水帶能承受的壓力等,如遇外防水也存在隱患而失效,就會造成變形縫、伸縮縫漏水。
2、止水帶一側的混凝土未振搗密實,會在其周圍形成滲水通道。
3、因為荷載擾動和內外溫差等原因,造成結構變形、收縮等導致變形縫、沉降縫處止水帶一側出現空隙,從而形成滲水通道,導致變形縫、沉降縫漏水。
4、以前堵漏施工隊伍不正確的施工,造成縫內污染嚴重,并且防水效果失效。
根據裂縫不同的形成原因和造成滲漏的原因再根據地下結構的不同使用功能和使用環境,采用不同的方法、不同的工藝、不同的材料進行綜合整治。
二、管廊沉降縫漏水處理方法
施工流程
剔鑿—— 鉆孔——底層清潔——底層整理——布嘴——注漿液灌漿——注漿液封堵——鋪貼兩層聚丙綸防水卷材(兩層)——10cm(C20混凝土)——檢驗
施工步驟
1、首先對混凝土結構背后進行灌注水泥類漿液(水泥漿添加膠水、加添加劑、無收縮灌漿材料、高滲透材料、丙烯酸鹽),對結構背后的存水空腔進行回填灌漿和固結結構背后的回填土層和粉質粘土層和砂石層。讓背后沒有存水的通道,加固結構背后的圍巖結構。
2、根據現場滲漏水的情況不同,制定鉆孔方案,對變形縫兩層相鄰模板,采用鉆孔法(鉆直徑為28~32 mm的孔),鉆透結構層,鉆到結構的背后去,向結構深層注漿。
3、以水泥漿和丙烯酸鹽、聚氨酯灌漿材料為主,根據水的酸堿度、含泥量等指標現場調整灌漿材料的比例和配比,使結構背后存水的空洞、孔隙全部密實,采用螺桿灌漿泵灌牙膏狀水泥漿,水灰比高達:1:3,一般在1:1到1:2灌注濃漿,采用活塞泵灌注丙烯酸鹽和聚氨酯類灌漿材料、水中膠凝混凝土材料,兩種灌漿方法根據情況一起或單獨使用,盡量使襯砌背后不存在有水的空洞或孔隙、固結圍巖、減少圍巖的透水率。
本文首發于金湯堵漏,轉載請并注明出處:http://www.choosetheforce.com/news/1578.html,預約施工請聯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