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介紹了,地下室混凝土因壓力、設計等原因造成的裂縫并漏水的解決辦法,給各建筑單位參考。如果完整方案或者上門查漏維修,請致電金湯堵漏。
一、地下室混凝土收縮裂縫漏水處理方法
目前常用的地下室混凝土收縮裂縫漏水的處理方法有以下四類。有的工程采用兩種方法同時使用,效果良好。
1、表面涂抹法
常用材料有環氧樹脂類、氰凝、聚氨酯類等?;炷帘砻鎽獔詫?、清潔,有的表面根據材料要求還要求干燥。以涂抹環氧樹脂類為例,其處理要點是先清潔需處理的表面,然后用丙酮或二甲苯或酒精擦洗,待干燥后用毛刷反復涂刷環氧漿液,每隔3~5min左右為止。國外曾報道用這種處理方法的環氧漿液滲入深度可達16,能有效防止滲漏。
2、表面涂刷加玻璃絲布法
目前常用的有聚氨酯涂膜或環氧樹脂膠料加玻璃絲布。以前者為例,其施工要點如下。將聚氨酯按甲乙組分和二甲苯按1:1.5:2的重量配合比攪拌均勻后,涂布在基層表面上,要求涂層厚薄均勻,涂完第一遍后一般需要固化5h以上,基本不粘手時,再涂以后幾層。一般涂4~5。若加玻璃絲布,一般加在第2層間。
例如,某高校地下室墻裂縫,經設計院確認不影響結構安全,采用表面粘貼環氧玻璃絲布法處理,效果較好。處理時應注意玻璃絲布宜用非石蠟型,否則應做脫蠟處理。環氧樹脂膠結料應經試配合格后方可使用。被處理表面應堅實、清潔、干燥均勻涂刷環氧打底料,凹陷不平處用膩子料修補填平,自然固化后粘貼玻璃絲布1
3、充填法
用風鎬、鋼釬或高速旋轉的切割圓盤將裂縫擴大,形成V形或梯形槽,清洗干凈后分層壓抹環氧砂漿或水泥砂漿、瀝青油膏、高分子密封材料或各種成品堵漏劑等材料封閉裂縫。當修補的裂縫有結構強度要求時,宜用環氧砂漿填充。
4、灌漿法
灌漿材料常用的有環氧樹脂類、甲基丙烯酸甲酯、丙凝、氰凝和水溶性聚氨酯等。其中環氧類材料來源廣,施工較方便,建筑工程中應用較廣;甲基丙烯酸甲酯粘度低,可灌性好,擴散能力強,不少工程用來修補縫寬≥0.05mm的裂縫,補強和防滲效果良好。環氧樹脂漿液和甲基丙烯酸酯類漿液配方可參考《混凝土結構加固技術規范》(CECS25:90)。
灌漿方法常用以下兩類:一類是用低壓灌入器具向裂縫中注入環氧樹脂漿液,便裂縫封閉,修補后無明顯的痕跡;另一類是壓力灌漿,壓力常用0.2~0.4MPa在處理地下室混凝土墻裂縫時,兩種方法同時使用效果更好,這類工程實例較多。
例如某高層建筑的兩層地下室混凝土墻裂縫處理分兩階段進行:第一階段是室外涂刷氰凝;第二階段是室內用快硬高強水泥砂漿充填法,已使用多年,效果良好。又如某地下室混凝土墻長52m,中部有4層氰凝,墻內側涂布4~3層之間加鋪玻璃絲布增強,效果很好。
二、怎么預防地下室混凝土滲水
1、設計方面
(1)第6.1.1條的要求:
(2)加強水平鋼筋的配置。應注意三個問題:第一,水平鋼筋保護層應盡可能小些;第二,防裂鋼筋的間距不宜太大,可采用小直徑鋼筋小間距的配筋方式;第三,考慮溫度收縮應力的變化加強配筋。
2、材料方面
(1)砂、石:宜用中、粗砂,含泥量不大于2%的碎石或卵石。
(2)摻入微膨脹劑,配制成補償收縮混凝土,國內常用摻10%-15%UEA左右的AEA。
3.施工方面
(1)嚴格控制混凝土施工質量,盡量降低不均勻性。除控制混凝土制備和運輸中的質量外,還要注意混凝土澆筑時防止離析,振搗密實以免墻內出現薄弱面而產生裂縫。
(2)溫度陡降不超過10℃,澆水養護。應保持混凝土表面持續濕潤,養護時間不少于施工規范的規定。
本文首發于金湯堵漏,轉載請并注明出處:http://www.choosetheforce.com/news/1589.html,預約施工請聯系我們。